- 這樣的說話方式很“旺自己”,建議你試試
- 2025/11/19 9:33:21 來源:本站收集 【 大 中 小 】
你平時會和自己說話嗎?這些看似尋常的“自言自語”,有時會成為情緒的開關、內(nèi)心的鏡子,悄悄塑造著我們的情緒、行動,甚至影響生活的走向。
只需改掉幾個“慣性用詞”,換一種更溫和、更積極的方式自我對話,就能在不知不覺中“旺”自己,以下這些方式,建議你試試!
改變“不應該”句式
很多時候,我們和自己對話時,會不自覺用上“不應該”這個詞。比如,“這次考試我不應該考得這么差”“我今天早晨不應該起晚”。
“不應該”的背后,其實藏著對自己的否定,好像我們做錯了什么,或做得不夠好。但其實,生活中的大多數(shù)事情,并不是非黑即白的,更像是一個可以不斷優(yōu)化的過程。
試著把“我不應該起晚”換成“我可以起得更早一些”,把“我不應該考得這么差”換成“我還有進步的空間”。對自己說更加正面、溫和的話,就是給自己少一份批評與否定,多一份理解與鼓勵。
避免“強制要求”的詞
有時候為了激勵自己,我們會說“我必須”“我一定要”。然而,這樣強制性的語氣,反而容易讓人感到壓力和束縛,仿佛做不到就是失敗,無形中把任務變成了“威脅”。
不妨試著用更輕松的方式描述任務, 比如與其說“我今天一定要跑完 5 公里”,不如說“我今天試試能不能跑五公里”。
當語言柔軟了,心態(tài)也會變得從容,行動起來也更加輕盈。
避免給自己“貼標簽”
日常生活中,我們?nèi)菀谉o意間給自己貼上標簽,比如“我天生內(nèi)向”“我很笨”。這些標簽就像無形的框,限制了我們對自己的認知,也阻礙了改變的可能。
與其輕易下結論,不如實事求是地看待每一次經(jīng)歷,在社交中緊張,不叫“我天生內(nèi)向”,而是“我還需要時間適應”;考試不理想,不叫“我不擅長學習”,而是“我要查看一下是哪個知識點沒掌握好”。
我們或許不能避免發(fā)生在自己身上的挫折,但可以改變自己對于這些挫折的看法。不給自己的能力設限,是讓自己變好的第一步。
轉換對自己的代稱
你有沒有注意過,平時在心里是怎樣稱呼自己的?是“我”“你”,還是自己的名字?其實,不同的稱呼,也會悄悄影響著我們情緒的調(diào)節(jié)。
比如,當我們陷入焦慮情緒時,用“我” 的感受更加直接,對自己說“我好焦慮” 雖然適合自我反思,但會讓不安感加倍;而用“你”或自己的名字時,能拉開一點心理距離,就像有一位朋友在身邊輕輕提醒,更加理性客觀,溫柔又有力量。
對自己說:“嘿,親愛的你,你只是有一點點焦慮,別著急,慢慢來”,能讓心情漸漸平復下來,內(nèi)心也更加堅定從容。
客服熱線:0580-8910000 2025505 2025525 企業(yè)客服QQ:1227279393 個人客服QQ:1275759393
免責申明:本網(wǎng)站信息均由求職者、招聘者自由發(fā)布,上奇人才網(wǎng)不承擔由于內(nèi)容的合法性及真實性所引起的一切爭議和法律責任。
增值電信業(yè)務經(jīng)營許可證ICP證浙B2-20090313-4 人力資源許可證編號:(浙)人服證字[2023]第0902000513號 舉報電話:0580-2281082
CopyRight?2006-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郵箱:662727@163.com 本站關鍵詞: 舟山人才網(wǎng) 上奇人才網(wǎng)




